装配式建筑为门窗行业带来无限发展空间
在第八届门博会装配式建筑与门窗发展论坛上的致辞
门窗行业是发展很快、产量规模很大的行业,也是一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行业。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下,我们只有抢抓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机遇,才能迎难而上,再创门窗行业的新辉煌。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类面临着资源危机、土地沙漠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物种灭绝等诸多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当前,国家正在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低碳城市建设。建设生态宜居、低碳低耗、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城市建设的关键所在。建筑业,作为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却在建筑的发展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成为最主要的资源消费者和环境污染者。这些严峻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对建筑业进行转型,坚持发展绿色建筑。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发展装配式建筑,发展“四节一环保”的绿色建筑,促进传统建造方式转型升级是“十三五”期间我国建筑业发展绿色转型的重要目标、重要途径和不可或缺的一环。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政策,尤其是2016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要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标准和质量。这也是在国家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单独提出发展钢结构。2017年3月2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建科〔2017〕77号),进一步明确了阶段性工作目标,即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20%。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和雄安新区等地占比要求更高,推进速度要求更快,同时各省市纷纷出台实施意见及落地政策。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始终是装配式建筑的积极倡导者和实际推动者,自2012年开始,就积极配合住建部开展钢结构企业承担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的试点工作,分别于2014年、2016年分为两批次,由协会初审、住建部核准了42家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试点企业,这项工作为推动我国建筑产业化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装配式建筑包括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和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部品、部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将构件组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在建造施工过程中能有效避免传统建造方式下的人工作业误差、保证建筑质量、减少现场施工产生的能耗和污染,还可以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装配式建筑是工业化的建筑产品,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实现建筑业绿色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相比,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是可循环使用的绿色建筑,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可持续发展、循环再利用的理念体现在建筑设计、施工、建造、拆除及异地重建的全过程,可以说钢结构就是为装配式而诞生的,或者说钢结构天生就是装配式结构。将钢结构应用于装配式建筑中,能够有效实现节能减排、低碳低耗、控制污染,“四节一环保”的优势明显。但要把装配式钢结构做成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我们还需做很多工作,要改变过去乃至现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仍以钢结构工程师为主导的模式,这对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推广不利。国外发达国家的钢结构住宅设计注重建筑、结构、门窗、设备、销售多专业协同,而我国钢结构住宅的推广建设中建筑师参与程度较低,结构工程师又很少考虑诸如门窗等的性能,设备专业几乎不参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推广应用。我们还要改变过去乃至现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产业链不健全的局面。国外发达国家钢结构建筑的产业链是完整的,且上下游结合紧密,我国钢结构建筑配套产业滞后于钢结构产业本身的发展,配套的外墙板、楼板、内墙板产品可供选择余地不大,且质量和价格都参差不齐,没有规范的三板市场。当然,需要强调的是:装配式建筑不是装配式结构,它是一个完整的建筑有机体。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是通过集成建筑系统实现整体建筑功能并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我们应从系统工程的层面去看待,以建筑功能为核心、以结构布置为基础、以工业化围护和内装部品为支撑,整体提升住宅的使用功能和居住品质,综合考虑建筑功能、结构、围护、门窗、内装、机电,实现户型、外立面、结构体系、围护系统、管线系统、防火、内装等各方面的协同与集成,最终实现“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对装配式建筑绿色节能的要求也就是对与之配套的围护板材和门窗等的绿色节能要求。特别是门窗,虽仅占建筑面积的1/5,但其能耗约占建筑耗能的一半,门窗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装配式建筑物的节能效果。根据房地产项目工程质量投诉的统计,对门窗问题的投诉达到总投诉量的50%~70%,且目前使用的门窗95%达不到国家节能标准。我认为我国门窗行业目前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门窗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由于型材的强度和抗老化标准、配套材料的反复启闭耐久性、力学性能标准得不到落实,导致大量不合格材料充斥市场。此外,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在塑料型材的配方中偷工减料,导致型材抗冷冲、抗变形、抗老化等性能下降,在门窗产品上的表现就是窗框变脆开裂、杆件变形、材料表面变色或老化等。这种不合格产品应用于工程后,门窗固有的功能、性能得不到保证,将会严重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损坏了行业名声,这些劣质产品应是有眼光的行业人员所不齿的。
二是对门窗标准的制定缺乏长期的规划。近年来,国外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了中长期的建筑节能发展规划,以指导建筑节能标准的修订,从而不断提高门窗的保温性能。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在制定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时,缺少对未来发展的中长期规划。
三是我国建筑门窗标准较低,制约了节能门窗产业的发展。我国目前各气候区的节能设计行业标准比较低,多数地区的节能设计标准还维持在所属气候区节能设计标准的水平,尽管有些提高,但提高程度较低。在这种情况下,要推动各地节能设计标准的提高,不仅难度比较大,还阻碍了高性能节能门窗及型材模具、玻璃、五金、间隔条相关产业和技术的发展。
四是推广建筑节能工作受到影响。在我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有的门窗指标的区间过大。很多门窗项目在设计阶段未考虑门窗与墙的比例、朝向等因素,只选择最低指标要求,从而导致工程实际节能水平大打折扣,致使建筑节能工作未能落实。
五是缺乏门窗的第三方认证制度。门窗行业对发展系统门窗,建立第三方认证制度有强烈的要求,许多企业经过近十年的研发已经建立了能够保证质量性能的产品品牌,但声称系统门窗的产品并不都是按系统要求研发、设计、制作的,需要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作出科学、公正的评价。
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对与建筑唇齿相依的门窗行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门窗行业应把握建筑业转型的机遇,顺势而上,谋求发展。针对门窗行业存在的问题,以门窗节能指标为突破口,提高我国建筑门窗标准,履行国家对节能减排的承诺,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我认为协会和门窗行业应在以下六个方面努力改进。
一、引导门窗企业的工业化发展。门窗企业要注意工艺标准化、设备标准化,使产品性能更加稳定并且不断得到提高。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标准规格的门窗产品整樘出厂。对于建筑标准规格外的门窗采用标准附框或专用附框进行安装。附框内口的宽、高构造尺寸应与门窗洞口标志尺寸一致,在洞口装修阶段或装修完成后采用标准的方法进行整体安装,从而最大程度地解决标准化与多元化之间的矛盾,使门窗产品更适合于建筑工业化发展。
二、制定中长期门窗节能标准发展规划。合理的规划可以指导我国门窗节能标准有序提升,以拉近或赶超发达国家节能水平为目标。
三、建立门窗综合评价体系。建筑门窗的产品质量,需要从保温、抗风压、水密、气密、隔声、长期使用性等各项性能综合评价和表征。建立门窗综合评价标准体系,可以指导建筑门窗的设计和选用。
四、建立系统门窗认证和管理制度。协会应引导门窗企业按系统各个要素进行研发、设计、制作、安装,承诺保证门窗的具体质量性能指标并承担责任;由第三方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检测、认证,为用户提供采购参考依据,并定期抽查检测,持续进行监督;采购方按照当地政府对门窗质量性能要求设计和采购,并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节能性能承担责任。
五、注重系统研究和专门人才的培养。创新是生命,人才是关键。门窗行业要高度重视对研究的投入和研究机构的支持,主动和高等院校、设计、研究机构等采取多方位、多层次的联合,以问题为导向,建立“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机制。财政科技经费也应支持行业的科研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造等工作,同时要高度关注人才的培养,我们既要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也要培养管理经营人才,同时不能忽视具有“工匠精神”的产业工人的培养。
六、加强自身监督。门窗企业不仅要有自主创新的勇气,更应该有自我革命的精神,需要努力奋进,时刻牢记:做大更应求精、重数更要重质、图全更要图专、谋快更要谋稳。协会将以此为目标促进门窗企业的良性竞争与发展,推动整个行业健康有序地稳步发展。
总之,人类社会发展要走可持续之路,建筑业发展要走绿色化之路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和必然选择。装配式建筑是实现建筑业绿色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它为门窗行业带来了无限的发展空间。门窗产品的创新,技术的进步,绿色的要求,社会的期待,百姓的渴望,都是门窗行业的机遇。只有善抓机遇,顺应大势,才能使得门窗行业在新形势下得到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