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小知识—专业名称解释
进深:院子、房间等由门口向屋里延伸的深度。
开间:柱间的距离。
柱:是中国建筑的承重部分。可按外形分为直柱和梭柱,截面多为圆形。同时按不同的所在位置有不同名称:在房屋最外围的称为外檐柱,在外檐柱内的称为屋内柱或金柱,在转角位的称为角柱,等等。
梁架: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的一种骨架。一般在柱间上部用梁和矮柱重迭装成,用以支撑屋顶檩条。
枋:较小于梁的辅材。
雀替:中国传统建筑中枋与柱相交处的托座。从柱头部分挑出承托其上之枋,借以减少枋的净跨度,并起加固构架和装饰的作用。
额:即「额扁」。多木制、髹漆,上有题额。有门额和横额等多种形式。
斗栱:是由「斗」形方块及「栱」形横木组合而成的建筑构件,一组斗栱又可与另一组斗栱组合,层层迭迭,形成庞大的建筑构架。其功能是可将屋顶的重量平均分散在柱上,也可用来挑出屋顶的屋檐,使屋顶线条成曲线,减轻沉重感,也有利排雨。
榫卯:即榫头和卯眼。前者指竹、木、石制器物或构件上利用凹凸方式相接处凸出的部分;后者指器物的零件或部件利用凹凸方式相连接的地方的凹进部分。
屋脊:屋顶两坡面相交隆起之处,一般用瓦条和砖垒砌而成。最初是一种防漏措施,后演变成优美的曲线轮廓和活泼的屋顶装饰。位于房屋前后两坡接缝部分的屋脊称正脊,自正脊端向下垂至檐部的屋脊叫垂脊,其余还有戗脊、角脊、岔脊等。
屋檐: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屋顶都有挑出的屋檐,目的是保护檐口下的木构架及夯土墙少受雨淋。
瓦件:大屋顶上的瓦件分成三类:屋面瓦件、屋脊瓦件和吻兽。屋面瓦件包括板瓦、筒瓦、勾头瓦、滴水瓦、帽钉。屋脊瓦件包括正、垂、戗脊上的瓦件和装饰。吻兽包括正吻、垂兽、戗兽、仙人走兽、套兽。
藻井:是古建筑高级室内顶棚装修艺术的一种,装饰性很强,一般置于宫殿、庙宇、佛堂等较重要建筑室内中心位置上方。藻井比殿内一般天花要高,其结构变化无穷,层层上升,形如井状。通常雕镂精细,并施以绚丽彩画。
门:用以沟通内外空间的出入口。有的门仅有门洞,用于车马通行;有的则设门扇,用以阻隔内外。
窗:是建筑物在墙壁上用于通风、采光和观望的设施。中国古代在建筑上设窗的起源较早,在西周铜器和战国木椁上,已有带方格和斜方格的窗,在出土的汉代明器和陶楼上也有花格篦子窗。
回廊:「廊」是古建筑屋檐下的过道或独立有顶的通道。回廊是廊的一种形式,曲折而回环的走廊,常见于园林建筑中的殿宇、厅堂等建筑群主体部分的四周,以环绕的廊构成围合的庭院。
栏杆:指设置于楼阁殿亭等建筑物台基、踏道、平座楼梯边沿或两侧带有扶手的围护结构;竖木为栏,横木为杆。宋代建筑的栏杆名勾栏。
墙壁:在中国古建筑中,墙壁一般不承重,只起维护作用;房屋重量是依赖柱子支撑的,所以「房倒屋不塌」。室外墙壁有土筑、砖砌等类型;室内墙壁除此之外还可用其它材料建造,如木板墙、编竹夹泥墙等。
埋深:台基包括「埋深」和「台明」两部分,前者指埋在地下的部分;后者指露出地面的部分。
须弥座:源自古印度的建筑文化。印度佛教以婆娑世界最庞大的「修迷楼」(即喜玛拉雅山)为座,在中国叫须弥山;引申至建筑便成为一种华丽的基座形式,称为须弥座。
石阙:是石祠建筑群的组成部分。包括基座、阙身和栌斗(大柱柱头承托栋梁的方木,即斗栱最下部的构件),上有多处刻划图像、纹样,并有题刻文字。
剎/塔剎:塔顶端一种饰件。有圆有尖。一般分剎顶、剎身、剎座三部分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