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散热器的“中国智造”而奋斗
在采暖散热器委员会成立30周年庆典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庆祝采暖散热器委员会成立30周年华诞。首先,我代表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向采暖散热器委员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三十年来关心、支持采暖散热器委员会工作的各级、各地、各部门的领导、各位专家、企业家、会员单位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1986年,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成立了采暖散热器委员会,到现在已经整整走过了30个年头。回首过去的三十年,采暖散热器委员会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为我国经济发展、为行业进步、为百姓生活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委员会在宋为民主任及历届主任的带领下,团结委员会的同志们,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开拓进取,在各级、各地、各部门领导的支持下,在各位专家、企业家、会员单位的帮助下,在协会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让一个历史悠久的散热器传统产业焕发出崭新的活力与生机。
三十年来,采暖散热器委员会的成立推动了行业进步。众所周知,上世纪五十年代,共和国成立之初,我国铸铁散热器主要是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建立了生产体系,国产化率也快速提升。改革开放、特别是采暖散热器委员会成立以来,我国逐步完成了从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采暖散热器行业产业体系也不断健全与完善,产品种类不断增多,品质不断提升,从单一品类到多材质、由只注重实用性向工艺精湛、装饰性强与实用性并重的轻型散热器转变。
30年来,采暖散热器行业一直朝着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我国的采暖散热器行业在技术、设备、工艺、产品、材料、品牌、文化等多方面走出了自己的辉煌之路。
这里我们不能不提及对于我们采暖散热器行业影响深远的几件大事。
199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节约能源法》,提出了“节能是国家发展经济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
2006年,建设部发布《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给出了“市场以满足大众化消费定位,重点发展高效、优质、轻型散热器”的产业政策;以及“以钢为主体、兼有其它材质、多样化协调发展”的轻型化调整目标和产品结构格局;而且提出散热器的使用寿命争取达到15年的目标。
2006年采暖散热器委员会在行业制定实施第一个五年规划,即《中国采暖散热器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之后,相继出台了系列规划。今年,采暖散热器委员会印发了关于《中国采暖散热器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采暖散热器委员会的发展紧跟国家发展的步伐。2006年,第一次开展了散热器行业普查工作,掌握了共有散热器生产厂家1120家,行业总产值为85亿元人民币的可贵数据。那时散热器产品主要是铸铁散热器为主,他占据了半壁江山,市场份额为58.3%,而钢制散热器、铜制(含全铜和铜铝复合)散热器、铝合金散热器分别只占21.2%、 11.3%和8.4%;不锈钢散热器、钢铝复合散热器等仅占0.8%。
到2015年,仅仅不足十个年头,散热器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生产企业有2600家,总产值为400亿元人民币,相比2016年企业增加了2.3倍,而产值却增加了4.7倍,充分说明散热器行业的效能大大提高。而产品则是钢制散热器独领风骚,市场份额约为52.7%,超过了铜制(含全铜、铜铝复合和铜管对流)、铸铁、铝制和钢铝复合散热器等所占市场份额的总和。
采暖散热器行业注重创新,仅十三五期间申请专利达930项,其中发明专利180余项。
无论是从产品更新换代,生产企业的效能,还是行业总产值,散热器行业都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各位同仁,面对新常态,面对国家节能减排政策与可持续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形势,我们采暖散热器委员会还要为加强行业交流,支持企业发展再立新功。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贯彻实施,我们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建立、完善行业标准及行业节能评价体系。加强专利技术推广应用,让专利技术造福于民,转化为生产力。委员会还要在企业转型升级中做好服务工作,还要做好散热器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匠的培训工作,提升骨干企业青年领导人的管理能力和业务素质,为企业培养和储备一批善管理、懂技术的高素质行业复合型人才。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继续努力工作。
让我们大家团结起来,共同努力,为我国采暖散热器行业的发展、进步,为散热器的“中国智造”作出更大贡献。
(2016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