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行业动态

深圳水务科技:传统二供泵房巧施“小改造”,绘就“效能”新画卷!

时间:2025-04-11 作者:未知 来源:深圳水务科技 浏览:4 分享:

传统二供泵房因技术滞后、能耗高、管理粗放,难以适应现代水务需求,全面改造不仅耗时耗力且影响居民供水,如何在智慧水务时代破局?深圳水务科技公司带来新思路。

深圳水务科技公司聚焦二次供水泵房水表远传模块存在的运维瓶颈,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开展专项攻关,率先在深圳市罗湖区某小区二供泵房(以下简称“该泵房”)开展试点攻坚,通过对水表模块供电实施升级改造,形成创新标准化的可借鉴运维模式,为全市智慧化供水系统升级注入新动能。

问题聚焦

传统模式痛点凸显

4111.png

该泵房原采用的电池供电水表在实际运行中存在三大短板:

一是电池续航周期过短,仅维持3个月,频繁地更换电池不仅增加了人力成本,还导致了材料成本上升。

二是在泵房高湿环境下,更换电池需反复拆装设备,这极易导致水表模块受潮并发生故障,进而加大了后续调试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

三是数据稳定性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当电量不足时,水表容易出现数据传输异常或丢失的现象,直接对供水系统的调控精准度和节能管理效果产生了不利影响。

破局关键

有源供电技术升级

针对痛点,深圳水务科技公司经过技术分析并与业主单位讨论,提出了“无源改有源”的改造方案。在供电系统方面,通过取消传统水表内置电池的设计,创新性在PLC控制柜加装集中式电源模块,配合专用引线实现持续稳定供电,根本性解决设备续航难题;在设备防护方面,采用整体式结构设计优化设备拆装流程,显著降低作业频率与潮气侵入风险,同步实现设备维护成本下降和使用寿命提升的双重效益。

4112.png

改造完成后,该泵房的水量数据始终保持正常且稳定的运行状态,未再出现遭遇数据丢失或传输异常的问题。改造升级后的水表模块运行平稳,显著降低了运维成本,并大幅提升了数据的准确性。这些水量数据为供水系统实现节能降耗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依据。

完美收官

实践与成效

此次泵房改造以技术创新攻克了运维难题,验证了有源供电方案的经济性与可靠性方面的优势。这一“小改造”撬动“大效能”的实践成果,不仅为深圳市罗湖区智慧水务建设夯实基础,同时也为城市供水系统向低碳化、智能化方向升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