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工业热利用专题线上论坛召开
5月23日,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清洁能源应用分会、雅展展览服务(上海)有限公司等单位主办的“太阳能工业热利用专题论坛”于线上成功召开。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分享技术创新、展示项目案例,共同探讨太阳能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工业能耗大部分为热能消耗,其中中低温用热占热能需求的45%以上,要实现太阳能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需克服四大问题:较高的加热温度、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合理的投资回收期、系统与工业过程的高效集成。”天津中仟合力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原浩指出,“2017年公司自瑞典引进T160集热器,该系统可自动调整聚光角度,光热效率达55%,制热效率550W/㎡,具备集热效率高、维护成本低、寿命长等优势,可助力工业领域碳减排。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中国区百威啤酒厂工艺水加热环节。”
山东盛拓科能源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范仲涛分享了公司于内蒙古承接的储油罐改造项目。他表示,公司秉承“开源节流”理念,依据内蒙古地区风沙大、冬季长、太阳能丰富的气候特点自行研发无动力直热聚能站,利用太阳能增温液体介质加热油罐的同时,运用PU材料保温层减少油罐热能损失,实现了罐内35~40℃的恒温效果。与原电加热相比节省电能255850KWh/年,电费145835.2元/年,验证了太阳能技术在工业领域应用的经济效益。
“工业能耗占我国总能耗的66%,其中热能需求多集中于100-200℃温度区间,CPC 中温集热器辐射吸收比达95%,可产出135℃以下蒸汽,150℃工作时仍达到5%的瞬时效率,被广泛应用于锅炉预热、导热油加热等工业生产过程。”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系统技术部总监和富超介绍了CPC集热器优势及芭提雅太阳能热水项目、胜利油田实验站项目等案例。他强调,安全可靠是太阳能工业应用的第一要素,在耦合热泵等辅源以保障系统连续性的同时,防冻与过热依旧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代彦军教授从宏观层面介绍了太阳能技术的工业应用及发展潜力,并对不同类型集热器项目案例进行分析。他指出,依据工业热能需求,因地制宜地选择太阳能集热器实现稳定热能供应,是太阳能工业应用的基本原则。如果全国工业热能10%用太阳能替代,那么太阳能集热器装配面积将达到16亿平方米,全年可减少2亿吨燃煤及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随着技术日益成熟、政策标准不断完善,太阳能工业热利用将大有可为。
太阳能技术工业应用不仅是对传统能源模式的挑战,更是向可持续发展未来迈出的坚实步伐。面对现有技术局限与应用难题,持续的技术创新、跨界合作及政策扶持将促使太阳能技术与工业生产深度融合,释放工业领域节能减排潜力,成为驱动经济绿色增长的新动能。即将举办的“2024上海国际供热技术展览会”(12月4-6日)聚焦于多能源互补供热解决方案,将为清洁供热技术提供广阔的交流、展示平台,助力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工业领域的创新及应用。